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锦集6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这次对幼儿园基层教师的培训,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教学理念,确实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通过培训在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广泛学习科学教育理论。
该县幼儿园园长张梅霞对幼儿教育的科学理论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对我们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活水之源。他们还让我们知道如何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来开展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幼儿园教育应坚持身体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儿童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孩子,爱他们,坚持主动鼓励和启发。合理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互动作用。创造适合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孩子的活动和表现提供机会和条件。游戏是基本活动,教育包含在所有活动中。
教师的职业是相通的,热爱事业和孩子是第一位的。孩子和小学不一样。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中形成道德行为的最好时机。好的模仿和婴儿期的是非观,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诚实善良,温柔可爱,可爱美丽。我们不仅要关心母亲,而且要教育她们高于母亲,在思想和素质上给她们以渗透的影响,教育她们使她们有明确的是非观,引导她们关心他人,驱使她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幼师要有‘敬业、快乐、敬业、创业’的精神,公平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最好的,最公正的,最无私的。
第二,学习技能,提高个人能力。
这次培训还为县幼儿园的一些骨干教师安排了示范班,跟随了县幼儿园的领导和骨干教师,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康东方的体育示范课让我们目不暇接。在她的手里,一份简单的报纸已经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和孩子们的体育用品。一会儿,让孩子们戴着报纸跑,和报纸比赛,然后把报纸揉成小纸团扔出去。孩子们喜欢彼此的游戏。整个教学是在活动中完成的,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白娟老师结合自己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给我们上了一堂艺术示范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让我们知道美术活动丰富多彩,单独做一个画框有很多讲究,比如画画的要领,配色。
罗红梅老师的舞蹈示范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她结合舞蹈实例,边弹音乐边示范,让我们在少儿舞蹈中开阔视野,把握最新的教学动态。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我们小学幼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同时也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设计活动时,我们往往只考虑‘我应该怎么教’,而忽略了‘孩子怎么学’的问题。其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孩子。通过这种引导,孩子可以学会自己学习和探索。有人说过,一个好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心灵相遇的心理场。如果老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缺乏激情,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所以我觉得激发孩子的情绪,反映老师的自我情绪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成功。
三天的幼师培训结束了,留给我的是深刻的记忆和宝贵的财富。牛顿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途径。
对基层办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1.孩子的教育主要是以活动为主,所以我觉得一定要为孩子的活动提供专门的场所。
2.提供一些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大型玩具和一些小型益智玩具。
3.适当给孩子提供一些课外读物。
4.我认为每个幼儿园都必须配备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
我希望幼儿园的负责人能考虑我的建议,也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我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来到獐子中心小学,成为一名英语专业课教师。当上老师,这是我儿时的梦想,现在得以实现,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同时在方法上也缺少经验,这样就形成一个心理矛盾。
但是学校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经过这次的培训内容包括《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学常规与教学设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新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教育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这次培训的一些体会。
老师的《教学常规与教学设计》给我们在新课改方面补上了一节很好的理论课,他从新课程的特点和新课程需要我们树立哪些理念两大方面进行讲解,让我们在明确新课程特点的前提下,进而结合实际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从而适应新时期对我们教师角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老师的《新理念下的班级管理》让我们懂得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及改革问题,让我们深化的了解了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仅教与学的关系,要建立平等合作,交往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师职业道德。首先,作为新教师,要向那些在教学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是榜样,因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爱心,就像父母对待孩子百般呵护,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个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只有在课堂中能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乐趣的老师,才是一名好老师。所以,首先我就得要求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教学内容应尽量新颖丰富,让学生有所得。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两者都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亲和力教学,是美国哈佛大学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亲和力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亲和力教学的方法是:上课努力保持一种轻松、自由的思维方式,对上课内容有一种有意与无意地都会 ……此处隐藏3813个字……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 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 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 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 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 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 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 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 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 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 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 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 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 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 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 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 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 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 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 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 其发展。 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 才会导致所谓的 “病态、 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 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 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 ,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 ,回复到正常 状态 ,那么 ,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 ,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 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 行为 ,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 ,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 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 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 ,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包括他自己在内 , 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
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 ,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 生就无法预测。 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 原因 ,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因此 ,谈不上是其价值观、 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 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 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 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 ,他们要求给予指 导 ,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 对于班主任 ,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 差 ,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 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 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 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 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 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 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 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 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 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 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 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 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 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 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 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 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 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 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 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 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 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 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 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 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 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 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 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 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