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的学习体会5篇
研修班的学习体会1
有幸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台州**系统研修班的学习,踏上归程那一刻我由衷感叹:此行满载而归!在浙大这所享誉世界的百年名校里,我们学习了经济、文化、心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听老师们充满独立思想、独到见解的讲授,如涓涓细流润心田,更如擂擂战鼓催奋进。
一、两点收获
1、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在浙大,教育资源丰富,各种学术流派丛生,观点互相碰撞。有的教授在讲课时,既讲自己的一家之言,又介绍其他流派的观点,使我们对同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剖析,思维更加开阔。
2、增长了才智,更新了知识。我们带着困惑而来,带着渴求而来,带着希冀而来。课堂,我们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与他们分享最前沿的学术成就和理论成果;课间,我们虚心请教,寻求良方,破解现实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难题。专家教授在深入浅出、行云流水之中,化难题于无形。通过吸纳、消化、反思专家教授们的观点或主张,促使自己寻找解决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两点感受
1、学习与思考。通过参加这次研修班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理论知识的短缺,实践经验的不足。平日里的工作繁杂而琐碎,加上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学习的无目的性、无规划性,阅读只限于日常的报刊杂志和网络观点,实效性不高,也缺乏系统性思考。这次培训的收获也绝不仅仅是专家教授传授给了我们哪些知识,重要的是通过专家的引领,让我们静下心来对某些问题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
2、敬业与作为。在本次研修班的学习中,各位专家教授敬业、立业的精神,给我以很大的启示。我感到这些专家教授虽然性格各异、阅历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受大家欢迎的老师,都有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深的专业知识,个性化的授课风格,他们非常的敬业、精业,都在本学科领域造诣颇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个人独到的学术见解传达给学生,服务于社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我们拓展了思维,增长了才智。明天,我们将带着这些美好的回忆和收获重返**岗位,践行“三个提高”,为加快**发展,在“提质、提速、提效”上做出新努力,实现**工作的新突破。
研修班的学习体会2
20xx年4月20日去zz大厦报到,从那天晚上到第七会议室集合,直到4月28上午才结束,期间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在会议室,听了两天的报告,然后就是学习的同时策划、研讨研修专题和视频。
这次的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平常只是用好耳朵和笔,好好记录,即使思考也不用当场表达,一切都是自身的活动——而现在,不仅要学习思考,还要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更要参与到组内的各项任务中,董升将老师和李秋焕老师分别作为专家和组长带领我们一起研究、构建专题内容,真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结束的时候,四组十二位成员之间已经结成下了深厚的友谊。
下面就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汇报一下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及感受:
4.20
晚上集合,z博士为全体一百多位数学老师进行了分组。第七会议室内,六个小组围坐的桌椅都事先排好了,当我们去一组坐定后,发现我们几位都是临沂的,彼此熟悉,真好!接着认识了辅导专家潘老师,组长姚老师,第一天晚上,在专家的引领下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我、郯城的梁老师和北城小学的卢老师分到一组,负责A段视频的脚本编写。虽然还找不着头绪,但是我们三位成员信心满满,只要有样子可参考,我们都不笨,绝对没有问题。
4.21听z教授的讲座。
上午《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在这个报告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学习的含义、学生活动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育的启示。一直以来大家对学习存在的误区让我震撼:学习不是立竿见影的,凡事都有厚积薄发的过程;学习不是匀速前进的,凡事都会呈一定的曲线轨迹;学习不应该是统一步调、齐头并进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学习并不一定能使人进步,因为也有消极的结果……
学生学习活动特点有:综合性、动态性、开放性、系统性、节律性、多样性。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课堂中要多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设计时不要封闭学生的思维;好课堂应该是有温度的;课堂上要注意调整课堂节奏,快慢结合,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积极地反馈;保持适当的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进行多途径的学习。
下午z教授做了《从备课到教学设计——超越课堂、超越自我》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师要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还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然后更多的是一个超越自我的测试,通过测试,惊人的发现自己竟然存在这么多的劣势,真是知识面太狭窄了,有点惭愧。
启示: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了解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是前提,这也就是平常嘴边的“目中有人、心中有学生”。
晚上,集合研讨之后,最后公布最终分组,我竟然被调到了四组。怯生生地去问能不能不去,结果徐云鸿老师鼓励我,是被当做骨干调过去的——到了四组,人家都已经磨合地差不多了,一个人也不认识,不知道该干什么,直到结束回房间,心里有着淡淡的懊恼。但告诉自己,如果不能改变,那就赶紧学习,迎头赶上。加上四组的QQ群,恶补。
4.22
上午听了z院长做的讲座,讲了20xx双对接研修的特点与任务。蒋院长刚大病初愈,但是作为研修平台的总设计师,竟然到现场给我们做报告,让我们感叹他的敬业。
听完蒋院长详细的报告,有一种感受,那就是研修这件事情是好事,如果真正能够按照蒋院长规划的那样,让老师们真正参与整个过程中,对老师的成长作用真的会非常大,可是面对目前的现实,有一种深深的遗憾,那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什么这么让老师们受益的好事情,做下来却变成了怨声载道的应付公事了呢?我感觉这个问题值得一些管理人员去反思。
下午,让人更加激动,我特别崇拜的吴正宪老师来到了我们第七会议室现场——吴老师依然那么年轻,那么有激情,很有代表性的问好“老师们好!”接着开始了一个下午的讲座《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应该是什么》。吴老师从《强调学科德育》《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跟教务处几位主任在学科德育课题中的观点和方向竟然是正确的!——它根本不是虚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其中第一要素就是学科教师,数学老师应该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乐园。在对如何看待学生问题上,吴老师一句话“课是上给孩子们的,不是上给听课老师,更不是上给评委的”,我们爱孩子要从尊重开始,对话要用“心”交流,让我们如醍醐灌顶——正好反思在附小正在举行的市数学讲课比赛,有多少位老师是在把课上给我们亲爱的孩子们的?扪心自问,真有点汗颜。
晚上,最让我感动,吴老师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悉心指导,把每一个专题的研究问题都给确定了。这个过程中,吴老师一个组一个组地参加,真正跟组内老师一起研讨互动,六个组下来已经接近22:00,吴老师的声音已经有点沙哑,真是让人动容,这样的好专家——怎么能不让人敬重……
4.23
上午吴老师又做了一个上午的报告《纵横联通的简洁课堂》,让我更加明确了数学教学就是给孩子们心中栽种下一棵棵的知识树,并且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样数学知识就会变成纵横联通的网络,数学教师心中有棵“树”,教学的时候才会有“术”。真是受益匪浅。
启示:数学老师要读读哲学、要潜心研究教材,自己把小学阶段的知识梳理成“树”,这样才有可能给孩子们栽种树提供可能。
从下午开始,进入了各组内的研修阶段。直到4月28日上午。
每天白天晚上都集中在会议室内,交流着、工作着。
回过头来想整个过程,自己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接纳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指的是我对这次学习的接纳——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做点什么,一切都是在培训中慢慢熟悉,逐步接纳;另一方面是我在研修组的学习,开始在一组,当被调到四组时那种陌生的感觉让我无助,到后来跟专家老师一起研讨学习交流,越来越多的了解,也让他们接纳了我。这个过程中,感受颇多,如今回味起来剩下的应该就是幸福了。因为参加这次研究,学到了知识,给自己充了电,还结识了我们组的十几位专家和老师,通过交流,对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尽管过程有点漫长,也有点“累”,但学习着也幸福着。
研修班的学习体会3
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心里自然有许多感想,综合起来,便成了一篇心得体会。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实在使人受益非浅。
(1)学会合作是关键
踏上西闪岛第一步,我就即刻意识到我将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大ji体中,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融于这个ji体,并与大家快乐地相处。在整理床铺的时候,我们懂得了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不能自私自利,为了个人的舒服,而不顾别人是否睡得安稳;在搞研究时,大家要学会互相合作,而不能总是坚持自己是原则不放。同学与同学之间是这们,同学与老师之间也应该如此。由于我们的指导老师不是专业的老师,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和他们相互配合,友好相处。
(2)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球
一个成功的人士应该是一个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一人完整的面。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全面发展,成绩是一个方面,品德是一个方面,能力又是一个方面。意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是我在做实验时渐渐体会到的。
中国人的基础知识绝对比外国人扎实,但动手能力却远远不如外国人,比如中国人不善长做实验,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开始老师教我们如何使用比重计配制不同盐度的盐水,等他讲完了,我却还在一个劲地琢磨。经过一遍一遍的反复操作,我才学会。这是从我们走进实验室的第一步操作,还有一步操作也曾使我感到气喘,那就是学数黑鲷受精卵颗粒,所用到的工具是胶头滴管。或许是因为天生手指不灵巧,总是捏不稳胶头滴管,不是力用得太大,就是力用得太小,而且黑鲷受精卵十分微小,在一支胶头滴管中要数清30颗卵需要很好的眼力。由于我是近视眼,所以操作起来不免有困难。但是有句俗语说得好: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实验多做了,自然熟能生巧,关键在于要重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我们发现原来校园生活只是一段插曲,我们从中所能学到的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而社会才是真正的大课堂。在西闪岛,从没遇上的事,从没看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会向你袭来,不打招呼,使你惊讶、目瞪口呆……你有没有看到过畸形的鱼?即使看到过,我想你也不会比我们见到的鱼更加畸形的了。我可以这样描述这条畸形黑鲷:它是一条全身上下没有鳍的鱼,看不到尾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说得夸张些,整条鱼就像是一个椭圆。
我们的指导老师把鱼捞上来后,在大家的提意下,他亲自解剖了这条鱼,黑鲷内部的结构,我们看得一清二楚。老师曾经讲过,黑鲷这种鱼雌雄同体,但听到的总不如看到的真实。趁着这次机会,老师指给我们看黑鲷的精巢卵巢,以及它的内脏。我们发现,畸形黑鲷的内部器官仍和普通的鱼一样正常。多棒的一堂生物课!
(4)收获一萝筐
实践告诉我们,想把研究搞好,心中就要有两个大字——等待。这次实验不同于自然课上的实验,短则10分钟,长则45分钟,我们的实验足足持续了四天!其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用来静静等待。困为研究的是生物,所以一切都得顺其自然。实验结果一出来,我们就和指导老师一起合作,准确无误地记录下了相关数据。总的来说,本次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是由于老师的细心指导,二是由于大家配合默契,合作得十分愉快。
当然,实验结束后的头等大事便是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从老师手中得到了几份类似于本次实验的报告,然后黑鲷组组员进行讨论,要求每个组员各撰写一部分内容,按个人所长,合理分工。这样,实验报告就好像是一个大萝筐,大家把各自摘下的苹果装进了里头。
(5)尾声
逝者如斯,弹指一挥间,六天的西闪岛之行结束了。纵然我们有太多不舍,然而满满一萝筐的收获却弥补了这一切。
研修班的学习体会4
6月21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大学——台州市xx系统干部高级研修班(第一期)的学习。回顾短暂的学习生活,感触颇深,收获颇丰。
增长了知识。xxx所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对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作了全面阐述,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浙江的影响,为浙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了理论探索。苗永生处长《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针对当前非常热门的海洋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分析浙江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优势所在,寻求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翁礼华教授的《中国财税:历史变革与发展》针对中国财税体制的.分析,引领中国财税体制道路发展的宽阔视野,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思考。每位授课老师都象一本让人读不够的书,他们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积累,辩证的思维方法、新颖的观点,充分的现实依据、深入浅出的讲解,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让人不愿漏掉一节课,不愿误听一句话,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觉。
增强了责任感。蒋建森处长《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就当前形势紧迫的维稳问题,结合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的大案、要案,从多个角度强调做好维稳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本职工作,想到当前社会上一些人置疑统计数据,身为统计人,更多的感受到一种责任感,搞准统计数据是我们的天职,这不仅是提高工作能力,提高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的问题。
懂得了心理调节。朱婉儿教授的《心身健康和压力管理》讲座让我感受最深,深受启发。要加强思想意识修养锻炼,促进心理成熟,学会运用合理化的心理自卫机制实现自我控制,多与人交往沟通思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发展自身健康的多方面的兴趣,积极锻炼身体,多采取放松身心的措施,有助于我们排解心理压力,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工作。联想到台州市局开展的登山、书法、摄影、体育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恰是心理调节的方法的应用,对于排解大家压力大有裨益。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既增长了知识,拓宽了工作视野,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来提高能力、弥补不足,尽已所能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服务。
研修班的学习体会5
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对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校教师德育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德国伟大的教育学家赫赫尔巴特曾说过:“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的活动,德育是教育的灵魂。离开“育人”无以言“教书”,离开德育谈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在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教师也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学校德育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发展人、培养人、塑造人。所以,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发展性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为了加强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为了更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7月7日,在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参加了xx市德育管理干部xx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所请的教授都是德育方面的专家,他们有的年过古稀,却依然对德育工作饱含深情,值得我们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敬佩。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德育工作在校园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我们没有外界所谓的升学压力,似乎更加需要做好德育工作。但是,如果教师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难做好这项工作。因为对于这群特殊孩子的付出,或许很多老师都不清楚,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目标在哪里?自身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得到的可能是孩子的不理解,是家长的不配合,是社会的不认同……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今,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特殊教育不仅是生命的精神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责任。其根本使命是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发挥生命潜能,引导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的解放和实现。所以我们要把德育工作做仔细,做准确,必须以德育工作实效性和不厌其烦为工作准则,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自食其力、残而不废,为残疾人自力于社会打好基础,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们从事的是特殊教育工作,虽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渺小的,但绝对是社会进步所不可或缺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观念,用积极热情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在特教战线上奋斗的信念;只有充满了工作热情,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特殊教育事业!
XX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