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集锦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心得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心得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小花,她还要向别人问好”、“一棵大树,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请让绿水长流,请让绿树常青”等,这便是最近看的一本书《旅游心理学》中关于景区景点服务心理的一段阐述,这些在景区里本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而被赋予人情后,既让游客感觉到人格受到了尊重,又能让其领会到景区景点的善意提醒,从而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与此同时,这些人性化的新鲜标语构成了景区旅游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诚然,这就是心理学中细微服务在旅游服务各行业的运用及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
旅游心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对旅游行为心理、旅游服务心理等进行研究的一门边缘学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展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读了全国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规划教材《旅游心理学》之后,体会最深的就是旅游服务心理中一些彰显细节过程的实际操作问题,以前只听说旅游服务无小事,现在却深深地体会到小事做到细微处的困难。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认识及其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感悟。
一、细微服务的理念及其特征
细微服务,是对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扩展和深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要注意细节。细微末节往往被人忽视,也往往是容易出纰漏,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2.要注意从小事做起。服务过程的大事大家也想到了,也都有人做,只有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人们不关注,不愿去做,或不想去做。
3.要亲历亲为不想当然。如在客房服务中,每个电器的开关要天天检查。不能认为这个灯昨天还亮,没坏,懒得动手,有时恰恰是这种想法会出现问题,引起客人的投诉。
4.以人性化服务为基础。中国有句老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喜好、需求都是不同的,现在的客人更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的服务产品。有了个性化的需要,就应有相应的个性化的服务。细微服务正是个性化产品中所必须体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细微服务来满足客人个性化的需求,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尊重,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对企业的忠诚之心,维持和扩大企业客源。
二、尊重是搞好旅游细微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求尊重的心理是马斯诺需求理论中的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旅游服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平等与自由是人人所向往的。人们常说:“客人是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可见,尊重客人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笑脸迎客,礼貌待客。让客人处处感到温馨,处处得到尊重,即使是景区里那些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我们也要赋予人情,体现对人的尊重,游客既能感觉到人格受到了尊重,又能领会到你的善意提醒,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
满足游客求尊重的心理,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同样也适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件小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浓厚的师德、师爱。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充分发掘出其闪光点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人生的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每一个细节问题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如课间情绪的低落、某次课上的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的不高、甚至是迟到的理由等这些细小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只有在这些小事上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其受尊重的心理才会得到满足,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学会去如何尊重他人。
三、细微处的尊重是优质服务的体现,也是教师授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游客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只有从小处着手,从细微入手,在服务中真正做到“无微不至”,才能及时地、准确地为客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反之,忽视了服务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导致优质服务的失败。模拟导游课授课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关于导游服务心理方面的细节,如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带客人进黑店或用隐语来向客人索要小费;导游应忌讳当着客人的面议论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谈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点人等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这些细节的细致分析与生动讲解,让学生意识到细微处的尊重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始终本着细微处体现尊重这一原则来为游客服务,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具体操作细节的讲授:
1.接机——提前到达,体现礼貌与尊重
从迎接客人开始,导游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比如飞机7点30抵达机场,但是导游一定要早到半小时,绝对不能让客人等。导游在下车时还应特别嘱咐司机不要在车内吸烟,原因是外国游客对烟味非常反感;此外,导游的穿着要正式些,特别是第一次接机一定要给外国客人留下一个可信的、职业化的形象,这也是一种职业礼仪。当然,这也要因不同的团队而有所不同。如果接待的是美国团,在随后的游览中就可以穿得随意些,因为美国客人不太讲究服装;如果接待的是日本团,就需要每天都穿得十分正式,因为日本客人认为讲究的穿着是对他们的尊重。而且在带团的几天里,最好每天都要换一套衣服,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在这个环节的讲授中,要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守时性以及在生活中时间观念的重要性。
2.迎客——默点人数,尊重信仰
客人出关后,主动上前迎接并把客人引导到相对空旷的地方开始清点人数。最好大拇指朝上,一边从客人身边走过,一边自己在嘴里默数。清点人数时,最忌讳用手指直指对方或用手指着对方的后背一个个的数,因为一些外国客人有宗教忌讳,例如穆斯林客人最忌讳用手指指自己或被触摸身体。另外,由于外国客人对中国的交通也会感到不习惯,如不习惯走人行横道,因在他们的国家只要有行人,机动车会主动停下让行人先过。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在中国如果他们过马路时司机应该停车,所以导游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走到马路中间将过往车辆拦下,向司机说明情况,请求先行通过,哪怕只是在机场出口到旅游大巴的短距离过程中,也要这样做。教师应通过这些细节问题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文明礼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在职业生涯和生活中对人际关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游览——轻声讲解,显示修养
中国国内团的导游一般都用喇叭大声向客人介绍,如果喇叭的质量不好,导游的声音听起来就有些像噪音。而对于外宾来说,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用喇叭进行讲解的,而且在介绍景点时还要特别注意音 ……此处隐藏3343个字……某一领域引起结构性变革的大师,那么,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严重的问题。”扪心自问,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这其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能改变什么?是的,我们的力量太微小,改变不了应试教育“滚滚洪流”,但我也可以说,我们的力量很大,足以对自己的学生的养成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式、确立人生目标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长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文中还提到“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方向对了,怎么走就得看每个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鸭式”,“应试型”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遏制孩子们个性化发展的枷锁。作者有一句话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她如何读、写、算,那又有多少意义?”如今的许多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很大部分是只会读、写、算,的学习机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状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状元的出现,很有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可塑之人才,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被状元所吸引了。这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该由谁来改革。其实能改变这些现状的,只有我们这些教师 ——基层的教育工作者。
“教学中的交往使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可能,而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均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时反馈成为可能;交往使师生间的视界融合成为可能,使课堂生活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活是学生的学校生活之所以值得过的重要原因。”带着智慧与真情和学生交流,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需途径。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是学生人生的启蒙者;我们肩负着的不仅仅是要他们学会说话、写字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引导成为一个高级趣味的人。人生来就是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立体,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来感悟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只有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可能正确而合理的引导他们。交流便是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认为“学校生活值得过”?其实谁都知道,那就是让孩子们觉得上学很有趣。与孩子沟通可以知道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当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找到孩子们都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了。如果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兴趣来学习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了孩子们的课堂了。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对于小孩子来说动力和求知欲就是新鲜感。这样的新鲜感,恰是形成“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的必要条件。
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窥探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老师又该如何修炼?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学生需要学习,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只有多读,多想,多交流,多实践才能丰富自身底蕴。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之道,因为丰厚的底蕴是靠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个人素养。大量的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才能将知识化为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别人交流探讨,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后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传播给我们的学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教学!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重要品质,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近我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感悟颇深。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重要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用你的权威来管理学生,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其次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一个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当学生犯错时,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掌声;当学生有疑难时,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学生最好的欣赏者。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做幸福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让教学与读书相得益彰,要享受自己的课堂,使自己乐教,学生乐学,让每次课堂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的心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从容淡定,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与经典为伴,与学生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在这短暂的一个假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假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假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就应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我。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我。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到达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能够帮忙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我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我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