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模板汇总9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学习心得体会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1我校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课,它分为四个教学视频。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经典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学习《论语》的收获是有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涵养,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神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勤学,具有丰硕的实践经验,注重道德涵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表率。《论语》中良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涵养的相关阐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迪。
1.立志有恒,加强涵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涵养中的主要感化。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论语?子罕》)。因此,教师不只要本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高尚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勤恳的标的目标。
2.自省自克,悔改迁善。
孔子从意遇事要长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涵养的主要方式。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本人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觉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视的感化。孔子认为,道德准绳和规范是公共好处的表现,对个人起束缚感化,因此,需要克制自我。长于自克是道德涵养的标识表记标帜。
孔子认为,现实中不具有不犯错的圣人,环节是看待错误的立场。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本人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觉,是本人的幸运。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本人的社会职责,应注重本身的学习涵养,节制博识的知识,具有高贵的道德,这是教人的前提前提。
4.身先士卒,言传身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只要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通过严以责己,身先士卒来传染打动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实说了然身教的主要性。简直,如果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出发生潜移默化的感化。
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怀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需具备的前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关怀学生道德、学业的促进以及学生们的糊口与健康环境,他和学生有深厚的交谊。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跨越老年人、学生跨越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成长概念。
7.不竭学习,勤恳立异。
国学经典培训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式,长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教师必需本人经常复习故业,畅通领悟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觉,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只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涵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2学校召开了一次如何做好创建准备工作的报告请了工作繁忙的周校长来为我们做报告,周校长也就此问题为我们做了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演讲,我们真是受益非浅,对于创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统一思想、更新观念:
(1)为什么要创建苏州市教学现代学校?
首先创建所需要的两个重要因素:
1。优秀的教师资源。
2。优秀的校园文化。优美的学校环境;学校的风气;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自己的领悟,研究和实践。部标决定过程和结果。有什么样的目标有什么样的结果。创建现代化的学校是时代的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我们要用好三面镜子:
望远镜:望远镜是看别人如何比我们优秀,别人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反光镜:是看看我们后面有多少人在追赶我们,有多少学校达到了创建的程度。
显微镜:是看看自己和别人有多少差别,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有多少,和别人相比,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超越别人,跟上时代的步伐。
(2)、创建的四个关键:
1、与现代相适应的办学条件。
2、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3、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管理水平。(一是人盯人,二是制度管理,三是精神引领。)
4、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教学质量。通过创建,1)学生上课聚精会神。2)学生下课生龙活虎。3)学校各项管理有条不紊。
二、自觉学习、注重反思:
1、学习是为了生存。
2、学习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
3、学习是每个人的责任。
4、怎样学习,应做到六个一。
首先学习要科学化,问题要课题化,研究要过程化,成果更务实 ……此处隐藏7723个字……合作”、“学会生存”,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品质,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实验小学仇老师对教研工作常规和教学工作常规做了发言,从新课程理论到教师的成长渠道等方面深入具体地向我们做了讲解和阐述,不仅帮助我们解除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更为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懂得求知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求知首先要求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应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给学生一桶新鲜的“活水”。另外教学还应注意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论是在集体备课还是在教研活动中,应学会汲百家之所长,为我所用。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了解学生喜好,洞察学生心理。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虚心学习他人管理组织学生方面的“灵丹妙药”,争取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失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在培训期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几点看法:
二、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
三、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四、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 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五、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六、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大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9沟通是架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或许四通八达,或许根本无法载人通向彼岸。每一个人,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子,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国界,都在内心深处架起了桥,只是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诚心与实意,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
从事教育,就要学会和形色各异的家长打交道,就要用心和每一个小机灵鬼交心,那沟通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的推荐下,我参加了教管中心举办的第四次心理学学习。这次的讲师与以往的不尽相同,她喜欢用互动的方式更新更具体的诠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社会心理,对此我留下了许多印象,但感触最深的还是“强化与弱化”。
记得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是这样做的:让幼猴们一出生即离开母猴,并且将它们分成三组:一组是给它们一个替代的“铁丝妈妈” ;一组是给它们替代的“布妈妈”;令一组则将之完全隔离。十二个月以后,将它们与那些以正常方式长大的小猴子放在一起,结果被隔离长大的猴子充满了惊惶和冷淡。长达十二个月没有刺激与接触,使得这些猴子没有办法恢复正常。显然的,有又冷又硬的铁丝妈妈比完全没有与妈妈接触来得好!
通过这个实验,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及教学,面对各样的孩子,所采取的方法均不一样,有的是“棒槌法则”;有的是“蜜糖原理”;更常用的是“棒槌+蜜糖”,也就是面对孩子的一些所作所为,要么就是严厉的训斥,要么就是悉心的鼓励,反正就是要对孩子的形为有所反映,如果什么反映都没有那会让孩子觉得不受重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记得,班里有这么几个孩子,起初写字的时间都很认真,一笔一画间都透露出一种谨慎、一丝不苟的态度,但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的字极不成型,潦草至极,训完孩子后,孩子的字好了几天,可好景不长,还是会打回原型。后来,我翻了翻孩子几次的作业,原来他每天都有一点偷懒,一次作业有几个字没有好好写,我没说他;那下次就可以再放松些,孩子对既没有肯定,又没有否定的语言是提不起任何兴趣的,后来在课堂上的写字课时,我常常握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写,说说占格,点点间架结构,时不时地还说句“这个字写得不错”“这一笔不稍有欠缺,这样写会更好看!你试试?”几天下来,孩子写字也不躁了,认真度又高涨了,写出来的字也大方极了。可见,对孩子的某一种行为,我们都需要适时的评价,虽不能太勤,但也要及时,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评价,都要跟上,忌记做撒手掌柜。
当然,也有些孩子会有特例,他们的某种形为,是想引起大人对他的关注,所以有时会做些偏激的事情,其实目的只有一个,让你重视到他,哪怕是训斥一下,也让他知道在你心里还有他这个人。
但最好的沟通方式,还是和孩子一起参与到生活中去,相互询问,相互激励,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
如果你做不到共同参与,那就学会有选择性的评价;
如果你做不到有选择性的评价,那就学会有技巧的批评;
如果你做不到有技巧的批评,那就学会训斥;
如果你做不到训斥,那就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什么都做不到,也千万不要对他置之一边,一问不问。打开心中的门,架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常常问上一句,聊上一口,抱一下,就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