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及食疗学理论学习体会范文
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了中医药膳及食疗的有关知识,了解了中医食疗文化,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对药膳食疗的极大兴趣。药膳起源很早,在我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首先,我了解到什么是药膳和食疗。
药膳的概念:简单讲,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作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一种膳食。它是中医传统知识和烹调技艺的巧妙结合。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予药用。既具营养价值,又可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作用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他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的享受,又在无形中使身体得到滋补调养。因此,中医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药膳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膳的起源:在我国,自文字出现后,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
了“药”和“膳”字。“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 列女传》。《孟子》上说:“食、色,性也”,是说人类的本能。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古话,则指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填饱肚子”的重要性,以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觅食。当时的食物,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不可避免的误食不合适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应。《韩非子·五蠹》说过:“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务训》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说明了远古时期的先民,确实曾受到有害饮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扰。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 ·修务训》说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地说明了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的,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同时,人们发现有许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许多即可果腹,又可疗疾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质言之,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就包含了食疗药膳的出现。所谓“药食同源”,应理解为源于同一发现过程,并不是食即是药,药即是食。
《黄帝内经》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无菜为冲,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
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并设“食治专篇”。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载常用食物203种,并逐一介绍食物的性、味及有毒无毒及效用,至为实用。在使用方面很讲究配膳,详尽记载了各种烧饼、馒头、包子及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集了大量食物(腐乳、酥等),并列举了很多食疗方,极大的丰富了食疗保健的内容。
近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剂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
药膳与中医关联密切,但与中医药物又有区别,兼具药物和食物的特点。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的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判断其基本症情。然后再确定其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如慢性胃炎者,如属胃寒者,宜服良副粥;若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
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药膳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强身防病,这是其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药膳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养身的`效果比较显著。如莱阳梨香菇补精、山东中医学院研制的“八珍食品”。
良药可口,服食方便。由于中药汤剂多味苦,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人,多是儿童因畏苦不愿食药。而药膳的食用,多是药、食两用,且有食物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
了药物的性味选择,并经过与食物的调配与精心烹调,仍然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
药膳根据其保健养生功能和加工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
保健药膳? 主要包括减肥药膳、美容药膳、增智药膳、明目药膳、聪耳药膳、防病药膳以及抗衰老药膳等。
治病或辅助治疗药膳:此类药膳是在专业药膳师或者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遵循辩证施膳的原则而遣药配膳。如解表药膳、祛痰止咳药膳、健脾消食药膳、清热生津药膳、安神助眠药膳等。
按照药膳的工艺特点分,可以分为流食类、半流食类、固体类。流食类包括:汁,如鲜荷叶汁、鲜藕汁等;饮,《圣济总录》姜茶饮等;汤,《千金方》葱枣汤;酒,木瓜酒等。半流食类包括:膏,如《积善堂经验方》乌发蜜膏等;粥,如《圣济总录》枸杞羊肾粥等;糊,如藕粉、菱角粉。固体类包括糖果《随息居饮食谱》中柿霜糖;饭食如茯苓饼、八珍糕。菜肴,如香椿鱼、冬虫草芽等。
药膳虽好,但其应用也要注意相应的原则。误食误用,非但不能发挥药膳食疗的独特功效,还会给食者本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不便甚至贻误治疗。因此,药膳的食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因症用膳? 中医讲辩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辩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选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症施膳,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功效。 因时用膳?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食用性质寒凉
的药物的时候,应避开寒冷的天气;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远离炎热的天气。这一观点也适用于药膳。
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旱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地用膳?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差异,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方地处潮湿,饮食所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温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道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也对自身的健康问题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之前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我是体质阳虚,且血瘀,一直服用中药调理身体。通过学习中医药膳及食疗理论,我知道还可以通过注意平时饮食习惯及使用特殊食材来调养身体,对药物起到辅助的治疗和调节作用。如山楂、醋、玫瑰花、金橘、油菜、番木瓜等就是血瘀体质者的首选,而肥肉等滋腻之品要少吃。此外,可以适当饮酒,如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益。阳虚质的人日常食物则应以温性食物为主,还应考虑有针对性地配合补气食物,保护脾胃,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补阳食物可选用爆炒羊肉、猪肝、狗肉、鸡肉、红烧带鱼、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海参、淡菜、鹌鹑、刀豆、栗子、韭菜等,夏天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阳虚质的人适宜吃核桃仁,具体吃法可以将核桃韧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