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模板9篇
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 篇1学校给我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工作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6月17日,我有幸到省教育学院参加了《辽宁省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展示会》,为期三天,聆听了14个市的代表进行的专业素质展示,对我触动很大,感受颇多:
一、思索之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内涵,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实验证明——运用各种手段搜集分析数据——得出答案、解释。这几个步骤,是科学课的一般模式。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科学教材(教科版)非常重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有机的把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相贴近,并且以单元研究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到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主题,主题下面又衍生出若干课题,这些相互联系的课题就构建了符合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素养框架。
二、思索之二:注重科学教育中的师生真诚面对。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科学课教师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呢?不是你应该怎样去做这件事,而是“如果这件事情你愿意去做的话,就……”我觉得很有启示,这样的话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我们的科学课应该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指令。要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一道共同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只有投入的探究,而没有思想的枷锁,充满“自由探究的空气”。每次在学生小组上讲台汇报时,我们不妨轻轻的坐在他们的位置中,让学生忘记教师的存在,把专注的思想用于互相探究上面。在教学中要经常启迪学生,要他们勇于提出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有效争辩。“我想知道的是……”“我打算这样来做……”“对他说的我有另外的想法”……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说出来,哪怕是他们的不举手的“插嘴”那也是很可贵的意见,就当它是闪亮的智慧火花。所有这些“有价值”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三、思索之三: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以往的评价以知识性为主的总结性评价为主,往往忽视了科学技能、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评价。而现在新科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对过程的参与,主要是发挥评价的调控与改进功能,并在进行过程中不断调控,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例如盘锦市的高峰老师介绍的评价方法:1、个人评价。要用符合本学科的评价语言,如:你真像一个小科学家、你的回答很有创意……2、小组评价:采取互评的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3、班级发放表扬卡。在教学中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参考教材的建议,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由自己、甚至是学生来制定,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运用。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达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那就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
四、思索之四:加强课后反思,要从自己所授的课中悟出一些新的发现。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第一、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第二、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以上是我在听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当然,要做好这些,需要我个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此次的听课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至少它告诉我再上科学课的思路。我非常感激也非常幸运参与了这样一次活动。
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 篇2非常有幸于20xx年x月x日—x日在市中区xx局长、周xx和市中区进修学校潘xx以及骨干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20xx年市中区幼儿园园长培训班。这次学习机会异常难得,所以格外珍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突然被别人的话点醒的人常用的一句话。在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中,使我受益匪浅。心灵得到净化,办园理念得到提升,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总结如下
一、培训,让我领悟到如何做好一名园长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第一天的培训开始了,8月17号上午,进修学校的骨干教师安丽敏老师的《卓越园长的习惯》,听了安老师的专题讲座,我心灵震撼!她那先进的教育理念、清晰地办园目标、稳健的治校方法及科学的领导行为让我们在场的学习者深深感叹!值得我们这些园长们学习。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园长应具有的新理念、新思想。
二、培训,让我有了新的目标
我是19x年走进小学教育,20xx年走进幼儿教育这支队伍的,经历了从一位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园长,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是学校和幼儿园给了我成长的土壤与空间,更是给了我工作锻炼与专业发展的机会。在教师岗位上已算一个老兵的我,在管理上还是一个新手。感到压力很重、要学的东西很多。然而,通过这次培 ……此处隐藏14683个字……不同的名校。无论是聆听
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我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他们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3.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几处名校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校长和老师们都有可贵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要失败。
4.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观每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吧,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这几所名校都有现代化的设施、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每一座学校都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园林,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值得我们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5.教科研是强校之本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这几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6.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
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 篇9学校给我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工作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6月17日,我有幸到省教育学院参加了《20xx年辽宁省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展示会》,为期三天,聆听了14个市的代表进行的专业素质展示,对我触动很大,感受颇多:
一、思索之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内涵,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实验证明——运用各种手段搜集分析数据——得出答案、解释。这几个步骤,是科学课的一般模式。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科学教材(教科版)非常重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有机的把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相贴近,并且以单元研究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到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主题,主题下面又衍生出若干课题,这些相互联系的课题就构建了符合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素养框架。
二、思索之二:注重科学教育中的师生真诚面对。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科学课教师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呢?不是你应该怎样去做这件事,而是“如果这件事情你愿意去做的话,就……”我觉得很有启示,这样的话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我们的科学课应该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指令。要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一道共同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只有投入的探究,而没有思想的枷锁,充满“自由探究的空气”。每次在学生小组上讲台汇报时,我们不妨轻轻的坐在他们的位置中,让学生忘记教师的存在,把专注的思想用于互相探究上面。在教学中要经常启迪学生,要他们勇于提出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有效争辩。“我想知道的是……” “我打算这样来做……” “对他说的我有另外的想法”…… 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说出来,哪怕是他们的不举手的“插嘴” 那也是很可贵的意见,就当它是闪亮的智慧火花。所有这些“有价值”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三、思索之三: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以往的评价以知识性为主的总结性评价为主,往往忽视了科学技能、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评价。而现在新科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对过程的参与,主要是发挥评价的调控与改进功能,并在进行过程中不断调控,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例如盘锦市的高峰老师介绍的评价方法:
1、个人评价。要用符合本学科的评价语言,如:你真像一个小科学家、你的回答很有创意。
2、小组评价:采取互评的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3、班级发放表扬卡。
在教学中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参考教材的建议,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由自己、甚至是学生来制定,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运用。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达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那就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
四、思索之四:加强课后反思,要从自己所授的课中悟出一些新的发现。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第一、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第二、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以上是我在听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当然,要做好这些,需要我个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此次的听课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至少它告诉我再上科学课的思路。我非常感激也非常幸运参与了这样一次活动。